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朱夢婧)信息迅速準確傳達到位、及時部署下派警力,袁家界派出所群防群治平臺是維護轄區治安秩序,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制勝法寶。自暑期以及國慶黃金周出行高峰以來,袁家界派出所整合轄區各群防群治平臺力量,以“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服務理念為基礎,不斷創新推進“群防群治群服務”的袁家界旅游警務新模式,用絕美“楓警”守護每一位游客出行平安。
零距離服務游客,我們有雙“火眼金睛”
由于轄區面積較大,景區停車場間隔距離較長,袁家界派出所合理利用各停車場群防群治平臺,一旦有遇到手機丟失、背包遺失等救助警情,便立即使用對講機呼叫各群防群治平臺進行先期尋找處理,將警務服務前置,與時間賽跑。
“這也太神速啦!如果沒有你們,我女兒的手機怕是找不回來了……”重新拿回手機后,楊先生和女兒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8月28日下午,游客楊先生與女兒急匆匆來到袁家界派出所報警求助,稱其女兒的手機不慎遺失,請求幫忙查找。經過與楊先生父女倆溝通后,民警了解到失主的手機丟失在了迷魂臺停車場至百龍天梯停車場的環保車上。由于環保車數量多,乘坐環保車人流量大,失主丟失手機已超過半小時,此時每增加一分鐘,手機都有被撿走的風險,在趕往停車場的途中,民警立即通過對講機呼叫了百龍天梯停車場群防群治平臺,平臺工作人員接著將該信息通知到了轄區內所有環保車司機,讓司機在車上進行地毯式搜索;平臺工作人員則在百龍天梯下車處重點搜索近半小時出入過停車場的環保車。最終經過一個小時的努力,在群防群治平臺工作人員干預和幫助下,楊先生女兒遺失的手機成功被找回。
創新工作模式,讓靜態候警“動起來”
“大家注意腳下安全!不要擁擠,有序游玩!”在袁家界轄區內,每天都能看到戴著“紅袖標”的群防群治隊伍進行日常巡邏。在巡邏中,隊員們一邊進行秩序維護,一邊耐心為游客指路,將服務游客工作前置,極大程度拉近了派出所與群眾的距離。
袁家界派出所深知“警力有限而民力無窮”的道理,積極吸納社區工作人員、景區內商戶老板、工作人員等多方力量組成群防群治隊伍,專門服務景區內的游客,對于各類突發狀況進行先期處置預警,及時報告派出所。
“迷魂臺群防群治平臺呼叫!停車場有游客排隊發生糾紛!”正值八月,來武游客劇增,由于派出所警力有限,轄區范圍較大,無法第一時間發現警情,此時,群防群治平臺更像是派出所的前端觸手,精準掌握矛盾動態,變靜態候警為動態處警,變被動集結為主動迎戰。收到群防群治平臺先期傳來的警情,民警們迅速穿戴好單警裝備,驅車趕往事發地。從發現警情到現場處理,民警們只用了三分鐘。這一“袁家界速度”及時將群眾矛盾糾紛化解到萌芽階段,民警們成功對雙方進行了調解和教育,極大程度降低了游客們財產損失,保障了生命安全。
平臺相互連接,景區架起平安“防護網”
在袁家界景區,像這樣的群防群治平臺共有四個,覆蓋了整個轄區。而這四個群防群治平臺之間也存在著緊密聯系,每個平臺都有工作人員值班站崗,對講機能準確連接派出所,一旦有警情或者下達任務,各平臺可以互相呼應、協同作戰,第一時間解決矛盾問題。由此來,派出所牽頭,各群防群治平臺、群防群治隊伍協助,用最短時間化解矛盾保障了群眾利益,用最快效率保護了旅客生命、財產安全,在整個轄區架起了一張緊密的安全防護網。
“打造讓群眾放心、讓游客舒心的新型旅游警務楓橋式派出所。”袁家界派出所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為美景繪就平安色彩,袁家界派出所全體民輔警始終堅持踐行旅游安全零事故、治安防控零發案、報警求助零懈怠、管理服務零投訴、旅游咨詢零距離的“五零”工作目標,讓每一位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是全所民輔警的誓言,也是底氣。
下一步,袁家界派出所將持之以恒地繼續踐行 “楓橋經驗”,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深度聚焦景區實際狀況與游客多元需求。不斷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工作舉措,在治安防控層面,借助科技賦能,織密智能監控網絡,實現景區全域實時動態監管;于糾紛化解方面,搭建多方聯動調解平臺,吸納景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及專業法律人士,確保矛盾就地化解、高效處理。全力為推動 “平安景區” 建設添磚加瓦,傾盡全力貢獻公安力量,讓游客安心暢享袁家界的絕美風光,守護景區的和諧穩定與繁榮發展。
責編:王輝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